看著東方衛視2月28日的《歡樂喜劇人》,發現最近備受爭議的鏈家網廣告依舊顯眼。我差點產生錯覺,以為前幾天鏈家網被查是個夢呢。
但事實上,這不是個夢,是讓人心疼、肉疼的事實。只不過,鏈家網的事實,讓很多人的住房之夢醒了。
而在筆者看來,鏈家網被查是一個必然結果,否則,它會有淪為下一個e租寶的危險。
我并非落井下石,鏈家網的教訓,應該讓我們學會辨認。
那么,讓我們一點點回憶關于鏈家那些過去的點點滴滴吧。
首先,鏈家網的野蠻性擴張極具風險,單憑它的房產中介收入難以支撐。更何況,還要有類似于《歡樂喜劇人》這樣的巨額廣告投入。
過去的2015年,鏈家憑借兼并,粗暴的成為了行業第一。成都的伊誠地產、上海的德佑地產、北京的易家地產、深圳的中聯地產、杭州的盛世管家、北京的高策地產、廣州的滿堂紅,先后成為鏈家的“囊中之物”。
而這種野蠻性擴張之后,龐大的“盤子”則出現隱憂,最明顯的就是業績與“盤子”的不對等。鏈家的房地產業務以二手房為主,而中國二手房市場并非某些人想象中那樣能夠支撐鏈家的龐大帝國。這里,我想引用一家媒體算的一筆賬。在2015年,每日經濟新聞一篇報道里這樣提問:“以上海為例,8月(指2015年8 月,筆者注),鏈家在上海的總營業額為3.28億元,二手房業績為2.43億元。按照946個門店計算,單店營業收入在34.4萬元左右。而每家店的員工人數18個左右,按照傳統中介行業人均2萬元的行業保本線,除去運營成本和人員開銷之后,鏈家得到了什么?”
對了,作為《歡樂喜劇人》的獨家冠名商,鏈家網出了多大的本錢我們還不知道。但我知道,東方衛視另一檔節目《極限挑戰》第二季的廣告贊助金額達到3億元。
第二,可能正是因為房產中介收入不夠多,所以鏈家網才在互聯網金融上下功夫
而當政府對P2P進行監管之后,鏈家依然不收手,很是有些不知進退了。
據鏈家理財2015年報數據顯示:“平臺迅猛成長,截止到12月31日,鏈家理財已經完成了累積投資額達138億的驚艷成績,單日融資過億已成為常態。投資用戶規模近30萬人。迅猛發展的鏈家金融,帶來的是更大的隱憂。比如,資金池的問題,比如利息差的問題,比如“高利貸”的問題。繁榮背后,是一個不知何時會爆炸的“不定時炸彈”。
舉兩個最簡單的例子吧:
鏈家理財幾乎所有產品都標注有“由中融信擔保提供本息保障”,而中融信的唯一股東是北京鏈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,中融信與鏈家地產的法定代表人都是左暉,左暉另一身份是鏈家地產董事長。這樣,就出現了奇怪的局面,自己為自己擔保。
有媒體揭露鏈家理房通,“作為投資人,這兩款產品的投資協議都是和鏈家地產以及中融信擔保簽訂的協議,并沒有和借款人直接簽訂協議。而借款人也是通過和鏈家地產以及中融信擔保簽訂協議。”很顯然,在我看來,鏈家“越界”了。
而這種自己為自己擔保和“越界”的局面,恰恰是政府最擔憂的。我想,政府不會允許下一個類似于e租寶的怪胎出現的。
第三,不管房價上漲的真正根源是不是鏈家,鏈家都難逃其咎
最近一段時間,國內一線城市尤其是上海房價的恐怖上漲,讓人不寒而栗。于是,鏈家是不是房價上漲的罪魁禍首成為爭論的焦點。
不管房價上漲的真正根源是不是鏈家,但鏈家在這個上漲過程中都處于難逃其咎的尷尬境地。許多證據表明,鏈家在這輪房價上漲的過程中扮演了極其不光彩的角色。壟斷房源,哄抬房價,間接地給炒房者提供資金等幫助。
當房價的上漲已經有擺脫政府可控范圍趨勢的話,那鏈家這樣的推手就危險了。房價過度上漲,鏈家的這些不光彩舉動,就不得不被人關注。
第四,鏈家網在房源上的失誤,屬于自毀長城
如果說P2P金融業務屬于鏈家“不務正業”的話,那鏈家網在房源上的失誤,就屬于自毀長城了。
此前上海消保委公布的兩起涉及鏈家的案例顯示,買家通過鏈家經紀人購買的房子是抵押房或查封房。這種錯誤,實在是不應該犯的。
鏈家網被查是必然的一個結果,否則有淪為下一個e租寶的危險。這不但是給鏈家提醒,也是給其他類似的企業提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