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遞太慢可獲賠償,國內不超三天,剁手黨炸鍋
最近幾年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,物流行業也出現了一個井噴的現象,特別是每一年的雙十一和雙十二,作為全民購物狂歡節,物流方面也是迎來全年最大的挑戰,怎樣應付隨時發生的“爆倉”,和快遞是否可以順利的送到每一位的消費者手上,都是所有的快遞行業需要共同面臨的問題。
在國內,順豐坐穩快遞行業老大,緊接著就是三通一達,三通分別是申通,圓通,和中通,一達則是韻達了,三通一達和順豐在這幾年里都已經順利的借殼上市了,市值得到了一個比較大的提升。
從包裹的來看的話,2016年中通、申通、圓通、韻達、EMS和順豐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4.3%、12.4%、14.7%、10.5%、6.2%和8.2%。在營收方面,韻達2015年營收為50.53億元,圓通同期營收分別為120.96億元,順豐同期營收分別為473.1億元,申通同期營收分別為77.11億元。中通營收約61億元。
在快遞行業迅速發展的同時,也催生了很多問題,例如快遞貨物運行的速度太慢,服務態度差,貨物丟失等問題,根據物流的調查顯示,人們反應最多的是貨損率較高,占比37%,雖然從包裝到運輸已經極力避免貨物的損壞,但由于物流服務人員以及交通運輸等各方面原因,貨物損壞仍會出現,而且用戶心理出發,一次貨物受損就可能由此引發對物流品牌的關注。
對此,在今年初步修改的的電商商務法中,除了對一些騷擾買家,刪除差評進行罰款外,也對網購的快遞做出了明確的規定。
根據規定,快遞物流服務提供者在服務過程中,電子商務交易物品發生延誤、丟失、損毀或者短少的,應當依法賠償。相信很多人都對延遲有所迷惑,因為地方不一樣,所以對快遞的時間一直都沒有一個明確的指標,對此,官方也作出了回應:目前國家對快遞時限標準已經有了一般性的規定,不特指某一個企業或者品牌,也不特指從哪里到哪里,規定了國內快遞時限為72小時送達。對于一些在72個小時都不能到達的地方,快遞公司需要在事先進行一個約定,告知消費者大概會在什么時候可以收到貨物,或者是碰上雙十一這樣的節日,也是需要在官網上面發出公告,將信息傳遞給客戶。
出臺這樣的新規,對于整個快遞行業和消費者來說,都是好的,各大快遞企業是否能在短時間內做出調整,就不得而知了。